孩子一“怂”,家长就怕 分析孩子为何会这样

时间:2021-08-02 09:27:38 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白点击:

导读: 经常听到一些学龄前家长们说,自己的孩子很“怂”,并为此深感忧心。这个“怂”字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害怕某种常见的物品或者害怕做某件同龄孩子都
扫描关注公众号

 经常听到一些学龄前家长们说,自己的孩子很“怂”,并为此深感忧心。

这个“怂”字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害怕某种常见的物品或者害怕做某件同龄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二是在人际冲突中表现出退缩和恐惧。

孩子一“怂”,家长就怕。仿佛孩子今天的“怂”一定会大大阻碍他(她)走向光明灿烂的未来。

我觉得,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焦虑,做好以下三点即可。

一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作为成人,我们非常善于给孩子贴标签。孩子不敢和陌生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会说他“胆小”;孩子执着于做某件事甚至哭闹起来,那就是“任性”……

我们常常把孩子的行为和其本身价值联系在一起,在批评孩子时也往往忘记对事不对人。“哎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都睡到几点了?”“别的小朋友都敢做XX怎么就你这么胆小”……

这样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过度内疚,记住并加深“胆小”“懒”这些负面评价。孩子不敢登高,不敢和小朋友说话,这些事情并不能简单地和“怂”挂钩,认真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轻易用一个“标签”来定义,束缚了自己的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低评价。

二 分析原因 个个击破

我以女儿害怕洗头到现在基本克服恐惧的事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想。

女儿在2—3岁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非常害怕洗头,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比如让女儿躺在臂弯里,另一人配合着冲水洗发;比如买了简易的洗头帽给她戴到头上。

种种办法都不起效,女儿的恐惧日益加深,一到洗头时间就哭爹喊娘,涕泪横流,甚至光着身子挣扎着跑出浴室。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只能靠带她去外面游泳加洗澡来解决一下洗头问题,也是怪了,她在婴儿游泳馆虽然恐惧,相对还是比较配合工作人员洗头的。

但是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总是到外面洗也不是长久之计。在不断摸索之中,我找到了几个关键点。

一是对于孩子的恐惧,一定要接纳。你越是反感、越是气愤,孩子的恐惧会越深。谁还没有害怕的事呢?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是未知的、陌生的,他还没有办法判断某个事物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正是通过一步步探索,孩子才能找到找到危险和安全的边界。父母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支持和保护的角色。哪怕孩子恐惧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也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视角粗暴否定孩子的感觉。

二是仅仅接纳还不够,要仔细分析原因,逐一击破。

比如女儿害怕洗头这件事,关键在于不让眼睛进水。所以可以采取戴上洗头帽,及时用干毛巾不断地擦眼睛减少恐惧感等方法。

慢慢地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的恐惧很可能还来自于对声音的害怕。成人洗头习惯于闭着眼睛拿着大花洒猛冲,还会感觉很爽。但哗哗的水声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太大了,所以我用了一个矿泉水瓶子,减小水量慢慢冲。

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成人不同。我们自己洗头的时候,对于什么时候冲水、冲多久是可以自己掌控的。但对于孩子来说,本身已经非常恐惧了,对于什么时候结束心里也没数,会进一步加深恐惧感。我引导孩子冲水时数数,告诉她数到5妈妈一定停止冲水。就这样从少量多次冲水慢慢过渡到冲完一个矿泉水瓶的量再停止。我还让女儿端着一个玩具小锅接洗头帽上流下来的水,分散她的注意力。

虽然洗头是一件太小的事,但女儿的极度恐惧逼着我耐下心来,仔细分析恐惧背后的诸多原因,女儿不再害怕,对我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对于孩子的“怂”,不是简单的一句“有啥可怕的,你要勇敢”就能解决的。怎么勇敢?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办法,通过这些办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体验到掌控感。

三 用游戏力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2》里介绍了很多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方法,比如用“恐惧测量计”量化恐惧,用1—10的数字来表示恐惧的程度;比如用呼吸和运动来缓解和释放恐惧。

书中提倡用“接纳+轻推”的方式,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他们突破自己,变得越来越灵活。

当我们用“怂”这个字来形容孩子时,其实已经泄露了内心的愤怒和失望。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确实有很多孩子是内向的,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请不要忘记,永远站在孩子身边,跟他一起面对,你和孩子,最终都会收到惊喜!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妃孕岛

Copyright 2017-2019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01110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