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否需要午睡,须结合实际情况,强制性午睡只会伤了娃。
幼儿园午休是每天的必修课,可是多数幼师吐槽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乖乖午睡,有的娃又哭又闹,有的娃躺在床上睁着大眼睛、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孩子是否需要午休,须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强制性让娃午休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幼儿必须要午休吗?
其实,孩子是否需要午休是由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决定的。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正处在多阶段睡眠状态,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无法分清黑夜和白天,困了就要睡,并且是反复醒了再睡。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1~2岁的宝宝是午睡和晚睡两种模式,3岁的宝宝可以像大人一样只需要晚上睡一次就够了。如果家长已经让孩子养成了午休的习惯,那么等娃上了幼儿园,就能很好地进入睡眠状态,毕竟生物钟已定型。4~5岁的宝宝约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每天坚持午睡,满5岁后,约有92%的孩子不需要每天午休。
如果宝宝没有午休的习惯,下午精力充沛、情绪高涨、食欲好,那说明他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已经完全发育成熟,不需要强制性要求午休。但是,不容否认的一点是午睡确实存在一定的好处。
午休有哪些好处?
1、提升记忆力
经过一上午的学习用脑,大脑需要进入一段休眠期调整,午睡可以缓解上午学习玩耍中的倦怠感,使大脑皮层和身体器官得到放松,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增强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午休的孩子下午容易犯困,学习效率明显降低。
2、利于放松心情
午休可以使体内激素达到平衡状态,缓解上午的焦躁情绪,平复心情,舒缓压力,下午情绪比较稳定,不容易发脾气。研究发现,有午休习惯的孩子在情绪调节方面明显具有优势,高质量的午休能让娃养成良好的生活状态,用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3、增强体质
睡眠与人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处在深度睡眠状态时,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水平明显升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修复再生,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病菌的侵扰,降低生病的概率。
4、加速肌肤新陈代谢
好的皮肤多半是睡出来的,午休可以使精神得到更好的恢复,保证内分泌的平衡,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焕发、皮肤有光泽。因为皮肤在睡眠状态下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皮肤血管处在扩张状态,血流更加顺畅,能够帮助全身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充分地进行自我修复。
5、缓解眼部疲劳
经历一上午的学习,眼睛需要得到放松和休息,当人处在睡眠状态时,眼球的睫状肌处在休眠状态,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并且泪腺会分泌泪液,可以缓解眼睛干涩等不适。
但是,如果孩子实在没有睡不着,父母也不要强制性要求孩子,尤其是碰上如下几种情况。
宝宝在哪些情况下不宜午休
1、饱饭后
刚吃完饭,尤其是肚子感觉到胀胀的时候,不要立刻躺下就睡,这会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导致食物堆积,不仅可能造成积食,还可能发胖,而且容易胃酸反流,引起呕吐。
2、完全没有困意时
如果宝宝完全没有睡觉的征兆,父母或者老师强制性要求孩子午休,可能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晚上迟迟无法入睡,继而降低睡眠质量,打乱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长高。
3、心情不佳时
如果正值午休前,父母或者老师批评了孩子,或者是娃的心情处在低压状态,此时最好不要立即午休,因为带着坏情绪入睡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不利于身心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