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real!不再是蜻蜓点水,《红海行动》里的海清是真正的硬碰硬

时间:2018-02-28 14:02:17 来源:互联网作者:点击:

导读: 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底会响起,这样一句话,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愿种花家”。 也许,是在《红海行动》里, 大银幕出现了那句承诺, “我是中国海军,我带你们回家。” 毫无
扫描关注公众号

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底会响起,这样一句话,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愿种花家”。

也许,是在《红海行动》里,

大银幕出现了那句承诺,

“我是中国海军,我带你们回家。”

毫无疑问,相对比那些刻意迎合观众的合家欢电影,《红海行动》应是春节档最值得看的电影。

前期的低调宣传与后期高质量影片的口碑效应,使电影形成低开高走的票房趋势,在猫眼的实时票房中,可以看到,《红海行动》一路逆袭,总票房已经突破24亿,日票房占比过半,高达52.3%。

《红海行动》作为战争题材的电影,其战争场面称得上真实且残酷。

黄沙弥漫、断壁残垣、惨烈的炮火攻击,军舰、直升机、坦克、狙击手等写实的军用道具,断掉的手指、炸飞的胳膊、面目全非的受伤战士,这一帧一帧的画面,都是当代军事的真实写照。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我们所谓的和平,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影片中,“誓死也要救出被困恐怖分子集中营的每一位中国人质”的中国军人,他们坚定不移,为了信仰和责任,冲锋陷阵,一次次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只为了中国公民的安全。

而他们的每次作战,都是要经过精密的军事部署,集体作战中,把军人的服从精神以及对高科技武器的掌控和运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换句话说,《红海行动》从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也从没有“手撕鬼子”这样玄乎其神的炫技表演,影片足够硬,足够刚,台词不多,也从不强行空喊爱国口号。

可是,观众就是可以在一次次沉默而又危险的反恐行动中,感受到中国军人的信念与力量。

当然,除了燃爆的武戏,最令小鉴惊喜的还是,整个影片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堪称国内战争片、甚至所有男人戏中,惊喜的突破。

讲真,如果把编剧的笔交到那些酷爱战争片的钢铁直男手里,一个女性战地记者的形象,则应当是个前凸后翘、腰细腿长,在炮火连连的前线,穿迷彩超短裤的大美女,一旦在战乱中看见迷失的孩子,一定会罔顾纪律,甚至带上男主,穿越整个火线,振臂高呼“救救孩子”。

即使不那么夸张,也不会是以下这种灰头土脸的形象,说实话,小鉴不说这是海清,你们还能认得出来吗?

这一次,海清,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

海清饰演的法籍华裔记者夏楠,是一个会急救,会开枪,不忘职业使命,关键时候,可以深入虎穴,身换人质,无畏生死,有勇有谋的战地玫瑰。

《红海行动》中,几乎所有的文戏都给了海清,而推动剧情的关键也全在这个角色身上。

说实话,从前从未想到过海清还可以驾驭这样的角色,看过电影后,只觉得海清就是夏楠,夏楠亦是海清。

《红海行动》电影中的两场戏,令小鉴印象深刻。

一是,当海清知道助手早就被杀害时,表露的自责、悲伤、愤怒,不是外化的歇斯底里或是大声嚎哭,她挥起了拳头砸向墙壁,蜷缩在角落里低下头,面对死亡满满的无力感。

二是,海清决定身换人质,一向冷静自持的她,被恐怖分子暴虐,发出了撕裂般的尖叫,被突击队成员救起后,轻声说了一句“对不起”。

战地记者始终不是战士,勇往直前也会内疚自责,冷静机智也会害怕失控,海清多层次复杂化的表演诠释,让这个角色不再单单是巾帼英雄的纸片形象,变得有血有肉,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坚强的普通中国女性形象。

在这里,要说一下,海清不但演技在线,台词功力也很强,电影里海清的原声,中文、阿拉伯语、英语流利切换,让人惊艳。

当然,惊艳的背后少不了苦练。

为了练好阿拉伯语的发音,海清利用所以能利用的时间,和外教沟通,花费很多精力,有人穷其一生也练不好拗口的阿拉伯语发音,海清在电影中的表现实在可圈可点。

其实,海清当初接《红海行动》也属于误打误撞。

《红海行动》开机半个月还没找到女主角,女演员们一听说是林超贤导演的作品,都十分感兴趣,但又听说要在那么长时间,经历那么多转景的条件,就都望而却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海清在飞机上碰到了于冬,他给海清描述角色时,是以凤凰卫视报道海外战争的著名战地记者闾丘露薇为例的,海清立刻明白了,且非常感兴趣。

毕竟战地记者和军人,一直以来,都是海清最崇敬职业以及最想诠释的角色类型。

“我在飞机上碰到了博纳老板于冬,他说有一部戏在摩洛哥拍,他找女演员找得太辛苦了,因为这个角色是战地记者,要说英文和阿拉伯语,还要找生过孩子的演员,因为角色是妈妈。他当时说刚找到合适的女演员签完合同。我听后就开玩笑说我特别合适,因为我喜欢又演过记者,而且有档期,还不怕苦不怕累,以后有这样的角色要多想着我。”

就这样,于冬连哄带骗,还没签合同,就把海清拉去非洲集训。

不得不说,集训条件十分艰苦,海清不仅坚持下来,为了融入角色本身,还自降住宿条件,小鉴真的很想为海清点个中国赞。

尤其是拍沙漠戏时,海清被蚊虫叮得满脸包,差点毁容,没有一块好脸可以上妆。

沙漠的狂风席卷着沙子,恶劣的自然条件,又为海清的表演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剧里海清的台词,似乎也印证着海清对自己演员生涯的坚持和付出。

也正是海清的表演,让一众网友不仅对夏楠这个角色印象深刻,还开始去关注,现实里战地记者的生活。

其实讲真,靠电视剧作品稳扎稳打的海清,早就在娱乐圈闯出了一席之地,但她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新的挑战,并且十分珍惜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越是危险的境地,越是会让你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段经历对于所有的主创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财富。”

导演林超贤十分赞赏海清不输一众男演员的坚韧精神,也因此被于冬称为“海大胆”。

细数海清的过往角色,可以发现,她身上那种勇于挑战的精神一直都存在着,即使大多是都市女性的角色,但形象的多样化,可谓一人千面。

《蜗居》中的郭海萍,则是一个为了买房,拼命打拼,既要顾事业又要顾家庭的小女人形象。

而在《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大龄女毛豆豆,是一个机智快嘴,勇斗婆婆的城里媳妇。

《心术》里,她又变成了仁心仁术,为爱坚守的美小护。

《小别离》中,她又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式职场辣妈。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她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银发,为爱怀孕的准妈妈。

这些年来,海清在大小荧幕上,塑造了太多闪着光的经典角色,从媳妇到辣妈再到战地记者,我们从不能猜到,海清下一个角色会是什么。

演员的局限性几乎在海清身上看不见,戏路之宽令人咂舌。

35岁以上的演员中,像海清这样高收视高票房好口碑,又自带飒劲儿的女演员,可以说,凤毛麟角。

本可以在演员这条路上一路高歌猛进的海清,近些年,却选择在事业上,渐渐做减法。

“好的戏可遇不可求,到了这个年纪,我基本上在做减法。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要放长远来看,一时的起伏并不代表什么,因为有大环境小环境各种因素。即便不拍戏,我也不会停止一个演员对生活的积累,这点非常重要。当碰到一个角色,你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和体悟,才能够把它演绎出来。”

对于剧本的选择,慎之又慎,从不为了名利或者人情,过度消费自己的表演热情,因此也攒下了极好的口碑,可以说,海清的出演也是影视作品高质量的保证。

而这个忠于演戏的大演员,从来都清楚什么角色适合自己,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我经常被问到有没有想转行,做导演做幕后,但我这个人可能真的比较笨,摩羯座比较忠诚,迷恋表演,迷恋塑造角色的过程。我什么都愿意看,什么都愿意学,什么都愿意玩,但只对表演忠诚。”

“明星靠事件说话,演员靠作品说话”。

希望娱乐圈可以多一些像海清这样,对演戏抱以热情,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表演忠诚的演员。

《红海行动》让小鉴看到了海清不同于以往角色的形象转型,也展现了她作为演员,更多角色塑造的可能性。

在此也祝愿,海清可以在演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妃孕岛

Copyright 2017-2019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01110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