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10:20:48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点击:
作为一句长期战斗在电脑维修第一线的艺术家,来几件很Bigger的装备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这一样,就非常上档次:
我买的时候259,强哥为了双12,把价格调成358了?
说说奥睿科的产品,个人用过一些,感觉质量还是挺不错的。下面这款产品做一个简单的开箱,希望大家能喜欢。
白色外套加黄色内衣好像是这个品牌的标准样式:
外包装正中的企业标志:品牌故事我也不知道,相信大家也不会怎么关心。
产品纯白,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就是和我的办公电脑不太搭配。
配件中包含专用的电源适配器,感觉这个非常重要,读写硬盘的时候要是电源不稳定,就是灾难。
两段式电源适配器,一条USB3.0传输线,主机一台,纸质文件,全部在这里了。再次我那破旧不堪的办公桌。
蓝色的纸条写了这么一句洋文,我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听英文渣的意见!
纯白上部加周围铝合金材质,看起来确实够商务,甚至可以说有点科技感。
四周倒角,边缘光滑过渡,像工科男的手笔。
用四个蓝色小灯来表示“克隆”进度,仅此而已!
25也好,35也罢,通杀!两个萝卜一个坑。
硬盘座在两个盘,连接PC的时候随便放哪个位置都无所谓。但是在“克隆”模式,一定要注意了,一个是“Source”一个是“Target”。一直没有明白,为什么要把HDD 1设置成“Target”,我们习惯的克隆不是从1克隆到2吗?这里是反的。
每个槽有一个硬盘工作指示灯,通电的时候蓝灯,工作的时候蓝紫交替。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需要一个侧脸就把所有功能看完了?不,最关键得看臀部。
这里有一个蓝色的USB3.0连接口,一个“PC-CLONE”切换开关,一个“Start”按钮,右边有DC接入和电源开关。
底部做工尚可,四角有缓冲胶块。
USB3.0连接线特写,好像接口有点特别啊。
来,来个35的盘,通电试试。
通电状态:
读写状态:
从电脑硬盘往底座复制,速度还不错。
来试一下这个产品最神奇的功能:克隆。
说明书看了一眼,主要是可以不需要电脑支持,可以直接把“Source”盘内容克隆到“Target”盘。但是有个要求,就是目标盘必须比源盘大!500G的盘克隆到1TB的盘可以(会按照源盘比例给目标盘分区),反之则不行。
将“CLONE-PC”切换开关打到“CLONE”位置,打开电源,按下“Start”键之后,嘀嘀两声表示开始克隆。此时USB完全无效,电脑看不到外挂的硬盘。
开始的时候,四个小灯由25%到100%轮流闪烁;当克隆超过25%之后,25%的这一个常亮,其余3个灯轮流闪烁...
500GB硬盘,已经使用空间大约200GB,克隆过程很简单。
通过简单计时,全程大约用时1小时26分。暂时不知道其克隆的原理,没有测试两个空盘克隆会不会时间更短。
参与计时的为已经随我多年的Suunto Core All Black,最近温度和气压都已经失效了(温度201度,气压600hpa无变化)。如果有朋友知道怎么处理可以恢复,还望告知!
,Copyright 2022-2026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陕ICP备2022000637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