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16:37:45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点击:
在GIS中,距离通常是两个地点之间的计算,但有时人们想知道一个地点到所有其它地点的距离,这时得到的距离是一个距离表面。
这种距离表面通常情况是网格数据,每个网格中的值都表示到出发点的距离。
通过耗费距离得到的距离表面称为阻力表面或耗费表面,其属性值代表一耗费或阻力大小,如果每个网格中的距离值都为距离原点的最小耗费距离,则该表面为最小耗费距离表面。
可以根据阻力表面计算最小耗费距离。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ArcGIS软件,现在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经注GIS”,中回复相应关键字“ArcGIS 10.8”、“ArcGIS Pro 2.5”或“ArcGIS for AutoCAD”即可获取相应软件的安装包并可以在下方找到相应的安装教程。
ArcGIS 10.8中文版详细安装教程(附安装包)
ArcGIS Pro 2.5安装教程(附安装包)
ArcGIS for AutoCAD安装教程(附安装包)
如下是ArcGIS 10.8中,距离分析相关的工具:
距离分析工具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经注GIS”,并回复“ArcGIS10.8”获取软件安装包)
ArcGIS中,主要可以通过如下的几种方式进行距离分析:
1、 欧氏距离分析;
2、 成本加权距离分析;
3、用于垂直移动限制和水平移动限制的成本加权距离分析;
4、 获取最短路径。
使用ArcGIS空间分析扩展实现距离分析,最主要的是欧氏距离分析和成本加权距离分析两类工具。
欧氏距离工具欧氏距离工具测量每个像元距离最近源的直线距离(像元中心至像元中心的距离);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atance)—— 求得每个像元至最近源的距离;
欧氏方向(Euclidean Direction)—— 求得每个像元至最近源的方向;
欧氏分配(Euclidean Allocation)—— 求得每个像元的最近的源。
源(Source):
可以是感兴趣的地物的位置,数据方面,既可以是栅格数据,也可以是矢量数据。
但注意:如果数据选用了栅格数据,数据中必须仅包含表示源的像元,其他像元需要是Nodata,如果选用矢量,在执行工具之时,内部会将其先转成栅格。
欧氏距离的算法:
简单理解为:工具会求得每个像元至每个源的距离,然后取得每个像元至每个源的最短距离以输出。
其中,欧氏距离是像元中心与源像元的中心的直线距离。
欧氏距离的算法
如果像元与两个或更多源之间的距离相等,则计算都基于像元扫描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源。无法控制该扫描过程。
帮助中有这样的描述:
工具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进行两次顺序扫描。
这样,工具的执行速度与源像元的数目、分布以及最大距离无关。
影响工具执行速度的唯一因素是栅格的大小。
计算时间与“分析”窗口中的像元数成线性比例。暂且不知道进行了什么样的两次顺序扫描。
欧氏距离输出栅格结果:
投影平面上,像元与最近源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如下图。
与最近源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欧氏方向输出栅格结果:
像元与最近源之间的方位角方向(以度为单位),使用 360 度圆,刻度 360 指北,90指东,从刻度 1 顺时针增加,值 0 供源像元使用,如下图。
欧氏方向输出栅格结果
欧氏分配输出栅格结果:
输出的每个像元都是距其最近源的值,如下图。
欧氏分配输出栅格结果
成本加权距离工具成本加权距离工具可以看成是对欧氏直线距离的进一步修改,将经过某个像元的距离赋以成本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翻过一座山到达目的地是最短的直线距离,绕行这座山距离较长,但是更节省时间和体力,那就后者的成本加权距离最短了。
成本距离(Cost Distance):求得每个像元至最近源的成本距离。
成本回溯链接(Cost back link):求的一个方向栅格,可以从任意像元沿最小成本路径返回最近源。
成本分配(Cost Allocation):求得每个像元的最近的源。
成本路径(Cost Patch):求的任意像元到最近源的最小成本路径。
备注:
成本栅格可以是整形或者浮点型,但是其值中不能含有负值或者0。
成本栅格中的Nodata视为障碍。
成本距离输出栅格数据:这里的简单示例中,下面一层黑白渲染的是成本栅格,颜色深的像元代表成本比较高,反之较低,结果如下。
成本距离输出栅格数据
成本距离回溯链接:要注意的是,它并不会求的要返回哪一个源像元以及如何返回。而是记录从任意像元回溯到最近源的路径上,每个像元向下一个像元指向的方向,这个方向以0-8的代码形式记录。如下图:
成本距离回溯链接
成本距离回溯链接
成本距离分配:这个类似于前面的欧氏距离分配,得到的是每个像元至最近源的成本距离。
成本距离分配
路径距离工具路径距离工具与成本距离相似,也可以确定从某个源到栅格上各像元位置的最小累积行程成本。但是,路径距离不仅可计算成本表面的累积成本,而且会考虑到行驶的实际曲面距离,和影响到移动总成本的水平和垂直因子。
主要包含这几个工具
路径距离(Path Distance)
路径回溯链接(Path back link)
路径分配(Path Allocation)
这些工具生成的累积成本表面可用于扩散模型、流动和最低成本路径分析。
有关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因子是如何影响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rcGIS官方帮助中有详细的解释。
获得最短路径成本距离路径:任意像元到最近源的最小成本路径,需要引用到上面工具中生成的成本距离和成本回溯链接栅格数据。如下图:
成本距离路径
廊道:另外要说的是廊道分析工具(Corridor)。此工具用于计算两个成本栅格的累积成本栅格结果,为了求得从一个源到另一个源且经过该像元位置的最小成本路径。
输出栅格不是单个最小成本路径,但会得到源之间累积成本的范围。
最后我们可以配合其他工具将小于某一阈值的结果提取出来,例如工具Extract by Attribute提取,或者通过Con进行条件赋值等等方法,获取结果。
如下如所示,学校A、B成本距离分析结果。
成本距离分析结果
学校C、D、E的成本距离分析结果。
成本距离分析结果
有此两个距离成本结果,来分析得到A、B到C、D、E之间的廊道,也就是两组源之间的最小累积成本距离。
来分析得到A、B到C、D、E之间的廊道
然后结果中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阈值来提取结果,例如累积成本在75以下的我才能接受。
提取结果
至此,空间分析中的距离分析工具总结结束。
总结关于ArcGIS空间分析中的距离分析工具的总结,我们陆续整理出其他分析工具的教程,敬请期待,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经注GIS”了解。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ArcGIS软件,现在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经注GIS”,中回复相应关键字“ArcGIS 10.8”、“ArcGIS Pro 2.5”或“ArcGIS for AutoCAD”即可获取相应软件的安装包。
最后,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与GIS相关的任何难题,请通过关注公众号“水经注GIS”并在后台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将针对比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将我们“为您提供丰富的地图数据与专业的GIS服务”之宗旨落到实处!
,Copyright 2022-2026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陕ICP备2022000637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