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科技部 光启不忘嘱托做好颠覆性科技创新

时间:2023-04-09 16:58:51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点击:

13年前,刘若鹏带着超材料应用核心团队回深圳创业,如今,站在了全球超材料研究应用领域的最前沿。

“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2022年,我们的超材料业务的量产规模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这对我们光启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说。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对创新给予的高度重视,让现场的刘若鹏感触十分深刻,他把关于创新的要求,一字一句记在了笔记本上。5年的时间里,刘若鹏常常翻开笔记本,回想起鼓励的话语,从中汲取推动光启创新发展的力量。

刘若鹏认为,的嘱托让他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认为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把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做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贡献。

光启科技部 光启不忘嘱托做好颠覆性科技创新(1)

光启超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经过十余年发展,光启让超材料技术在我国落地生根,实现了超材料技术由“0”到“1”再到“100”的历史性突破。尤其是全国最大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光启709基地的建成投产,是光启推动超材料产业化的又一有力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光启科技部 光启不忘嘱托做好颠覆性科技创新(2)

光启709基地超材料测试中心

几年前,709基地还是一片荒地,光启人发扬了“能吃苦,能打仗,能坚持”的“三能”精神,在交付任务艰巨的情况下,五六个部门交叉施工,吃住在工地,连续奋战500多个日日夜夜,将一处荒无人烟之地变成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打造成了集生产、检测、测试、仓储为一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超材料制造中心,六大功能厂区1400余人,开创了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检测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从第一台设备运转,到数百名工程师齐上阵,从第一块超材料结构件的下线到如今规模化交付……而这一切,在没有任何参照经验的前提下,光启人凭着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研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再次展现了光启速度,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光启709基地产能快速爬坡,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公司各生产线及核心设备始终维持白晚班运转。”刘若鹏告诉记者,该基地可实现年产40吨超材料,目前一期已经实现全面投产。

回顾2022这一年,光启创新发展成绩可谓“琳琅满目”——709基地一期,从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了18个月就建造了全国最大的超材料制造基地;6个月,建造了全国最大的微波测试暗室,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交付工作保驾护航;签署了超材料领域最大的单一产品单一合同订单,金额近20亿元,标志着中国的超材料装备产品已正式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阶段;同年10月,光启还在珠海航展上发布了第四代超材料技术,实现了超材料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机身的关键部位到覆盖全机身的重大突破。

更值得一提的是,光启在建立超材料工业生产体系的时候,围绕着产业化过程形成了一大批专利。最新数据显示,光启累计申请专利5891件、获得授权专利3743件,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在全球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

刘若鹏感慨说,自己作为深圳创新的一分子,要积极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向着更加前沿、更加高端、更具引领性迈进,一定要进一步把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做好,为下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原标题《光启:不忘嘱托,做好颠覆性科技创新》)

,
最新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妃孕岛

Copyright 2022-2026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00637号-4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