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10:08:0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点击:
探索原创性技术突破的目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于吉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探索原创性技术突破的目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于吉红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意味深刻、意义深远,为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分子工程学研究,致力于功能导向分子筛材料的定向创制。分子筛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材料。现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分子筛生产国和需求国,分子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团队获批了“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分子工程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在分子筛功能材料的创制研究中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服务我国化石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治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化学领域为例,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化学对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能源、材料、生物等产业存在的瓶颈性难题,很多需要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目前,化学的地位不断提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我国化学科研人员队伍和论文数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但由于部分底层技术原理仍没有研究透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不足等原因,相关关键核心技术仍被“卡脖子”。因此,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方式和评价机制上已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导向作用,实施分类评价。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突破和人才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资助渠道,激励着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我们期待基础研究投入方式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鼓励勇于探索、突出原创,也鼓励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着眼未来、自由探索,适当延长基础研究评价考核周期,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另一方面,要注重围绕需求、服务发展,加强对急难险重科研任务的投入力度,激励科研人员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关公”陆树铭因病去世,网爆大衣哥亲往西安悼念,被赞有情有义“关公”陆树铭因病去世,网爆大衣哥亲往西安悼念,被赞有情有义
关注公益慈善可以在哪里查询全国慈善组织的公开信息 蚂蚁庄园1月12日答案《卿卿日常》24节气姑娘结局是什么_《卿卿日常》24节气姑娘离开老三了吗pc上的switch模拟器教程(推荐一款Switch电脑上的模拟器)在大寒时节古人会做什么 蚂蚁庄园1月20日答案Copyright 2022-2026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00637号-4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