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领盒饭都比不上尔晴!这三点,注定了如懿传的不伦不类!

时间:2018-09-05 16:09:57 来源:爪影网作者:点击:

导读: 《如懿传》里的“贱婢”阿箬终于下线了!然而一点喜大普奔也没有,等了30集,周迅才终于出冷宫,皇上才终于翻旧账,阿箬才终于被打回原形,何况这个打法,一点也不到位。 原小说
扫描关注公众号

《如懿传》里的“贱婢”阿箬终于下线了!然而一点喜大普奔也没有,等了30集,周迅才终于出冷宫,皇上才终于翻旧账,阿箬才终于被打回原形,何况这个打法,一点也不到位。

原小说里的写法,阿箬受猫刑而死,剧中改成了白绫自尽。舒姐也并不赞同残酷血腥的死法,但舒姐觉得如懿和阿箬对峙的戏份里,少了几分骨相。

第一层是爽。《延禧攻略》黑莲花上线圈粉的第一课,就是掷地有声“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她保护自己、打击对手、报复她人的手法,虽然略低幼、漏洞多,但嘎嘣脆、爽。《延禧攻略》基本是一个回合式的打怪故事,每集都胖揍几个妖魔鬼怪,漏洞归漏洞,爽归爽;指着鼻子骂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是爽。

《如懿传》播到三十集了,如懿的敌人才终于倒了阿箬一个,而且还和不倒翁一样、背后的真正主谋半个也没伤到。

“阿箬下线”连个热搜都没有,相反上热搜的是前一天的“阿箬侍寝”。霍建华版乾隆几年里时常召阿箬侍寝,方式是让她穿着清凉、裹着薄被,跪在床边。我们且不论这个剧情,生理上是否合理;纵使合理,这种惩罚方式,也显得有些变态。

前一半的“几年里我一次也没碰过她”,是对男人忠贞的幼稚幻想;而后一半的折辱,又透露出阴狠变态的味道。

前一半对人性的洞察不够深刻,后一半报复的恶意又过于极端。

处置一个恶人,定罪名比肉体消灭的方式更重要,而如懿审判阿箬,能说出的话就只有“是你自己把我逼到这个路上,也把自己逼到这个份上,断了自己的后路”。这句话,太轻飘、太老套,既没有魏璎珞“手撕鸡式”怼天怼地的快乐,也没有灵魂审判的价值格局。

第二层是正义。《琅琊榜》里慷慨激昂的台词,无论是侯爷回答梅长苏“如此不合情理又无胜算之事,我愿意”,还是长公主跪在堂前控诉谢玉几大罪状,疑惑是霓凰以遗属身份复议、整个大殿里此起彼伏响起“臣复议”,都昭示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力量。若论程序正义,梅长苏一样是个权谋者,和反派一样、手段上有缺陷;但若论海晏河清的理想,两派势力则高下立见。也正是这种掷地有声的风骨,成了支撑琅琊榜系列的核心气韵。

《如懿传》为什么段位上不去呢?就是因为宫斗你害我、我害你,都半斤八两,都没理想没骨相。周迅饰演的如懿,一路良善却一路被害被逼被凌辱,为了重新夺回自己的妃位,她给自己下毒嫁祸皇后和贵妃们,虽然还带着主角的善意光环,但整个故事里都缺了人文气韵。

引用再多的诗经、刘禹锡也没有用,这一集里责骂重复频率最高的词就是“贱婢”。

愤怒斥责反派的用词,才真正暴露了一部剧的价值取向和水准格局。

第三层是重复程度。

《如懿传》阿箬一直被高贵妃辖制,把柄起先是她的父亲,后来是她的兄弟。

阿箬这么一个狼心狗肺的人物,从小就在如懿身边长大,对自己的家人又能有几分情意?世界上有些坏人,是连亲人的命都不在乎的,就算在乎,也一定会排在自己的利益后面。如懿为乌拉那拉氏委屈自己很正常,阿箬为家人而死则有些性格分裂。

当然,纵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对别人心狠手辣却随时愿意为家人去死,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懿传》塑造人物性格的深度厚度显然没到这个程度,总写高贵妃用阿箬的家人要挟她,不过是因为编剧写不出更多的花样、只会反复用这同一款招式。

更何况,都已经说了谋害皇嗣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既然一个人抗下这个罪、也是要连累一家人的,还谈什么保护弟弟。而前面说着株连九族,下一秒又只是打入冷宫这么轻飘飘的处理方式,当逻辑是个摆设吗?

在一场戏里,想要面面俱到、就难免顾此失彼。

《如懿传》如同一个能力不够的半大孩子,偏要学大人,不伦不类说着半吊子的故事,却又透露出森冷的恶意。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妃孕岛

Copyright 2017-2019 feiyundao.com 〖妃孕岛〗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01110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